做教育路上的“追光者”
日期:2023-09-10 15:28:13  浏览量:12

2019年8月,王老师调入吴江实验小学,成为了苏州湾这个大家庭的一员。她的青年时代总是与校园密不可分,她用了九年时间从一个青涩懵懂的,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,成为一盏指引小学生人生方向的灯塔。这九年的经历对她来说充满了挑战,也意味着蜕变,“没有人生来就是光”,王老师在九年的教育生涯里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“追光者”,她一直在奔跑,一直在路上,一直追寻着教育的那道光。

仰望光,做光芒的追随者

在她很小的时候,一颗火种便埋在了王老师的心底。1997年她与实小初次相遇,在实小的六年的光阴里,她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,有的和蔼可亲、有的严肃且不拘言笑、有的追求严谨、有的与学生打成一片,但他们教书的样子却是那么认真,如此神圣,从那时起她时常幻想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。从初中、高中到大学,她始终没有忘记心底的愿望。2019年,她再一次踏进了实小,遇到了曾经的老师们,而这一次她不再是学生,而是一步步朝着心中的光迈进。

刚走进实小苏州湾,她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:五年级和一年级的跨级教学任务,初入实小便肩负如此重任,王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忐忑,而在资深教师前辈和同事们的鼓励下,心中的那团火焰再次燃了起来,时刻要迸发出光芒。在教学第一线,王老师在教学中反思总结,数学科目要纵观整个小学学段的知识,她就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,把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实战课堂来捋清楚,时间最终给了王老师答案,现在的她在讲台上更加从容自然,越来越有底气和信心,这与她日复一日的总结积累和学习的付出密不可分。王老师从一名仰望光芒的孩子蜕变成一个传播光名的使者,其中的艰辛和困难都被老师和同学们看在眼里,王老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定会越走越远。

抓住光,做光明的传播者

踏上工作岗位以来,王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工作状态,行事风格越来越成熟,争做一名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。在2021年集团举办的数学学术周上,王老师受命负责一节《负数再认识》的公开课,对于她来说是第一次参加区级公开课,巨大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涌上了她的心头。但王老师很快将压力化作动力,她将紧张和不安藏于心底,从课题的确定、课堂的磨练到教案的修改,她无数次推翻又重来,将一个细节打磨了无数次,像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请教,最终经过不舍昼夜的备课,她在一个深夜敲定了最终的教案。那时的她才明白“上好一节课”有多难。

经此一役,王老师的治学风格更加严谨细致,她将前辈树立为榜样,默默在心中许下了技高为范的愿望。在工作中,她结识了许多在各自教育领域里勇毅前行,默默奉献的同行们,王老师将他们的光芒视作自己的灯塔,抓住了光,她也将自己点燃,成为照亮夜空的漫天星光中的一颗。

成为光,做火种的制造者

在九年的教学历程中,王老师成长着、蜕变着,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,用完美绝伦的花纹引着后人不断向前。2021年,王老师成为了一名教坛新秀,她也在那年收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,这场景如同几年前初出茅庐的自己在师傅的教导下学习、成长一般。也是那个时候,她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师傅那时的真正感受。原来被徒弟一声一声“师傅”地叫着,心中的忐忑和紧张是大于喜悦的,王老师表示她很紧张,她尝试着让她的光束更加强大,能够照亮徒弟眼前的路。她变得更加努力,时常用自己散发出来的光芒照亮着其他人,让他人被自己的阳光所照耀所感动。

九年是个不长不短的时间,对于一名好教师来说,九年只是一个生涯中一个小小的阶段,对于一名青年老师来说,九年可以蜕变,可以破茧,足以成长。王老师心底的火种终成燎原之势,照亮了许多孩子们的夜空,而王老师却仍在不停追光。火堆不加柴火是会熄灭的,火苗在安逸中亦会熄灭,唯有做一名像夸父一样的逐梦人、追光者,王老师教育的道路才能愈加开阔,才能历久弥新。

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