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老师的“三颗心”
日期:2022-08-15 10:53:29  浏览量:138

 

  我叫刘妤潇,是苏州湾实验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。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过,做好一名教师,需要三颗心——耐心、爱心、责任心。我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。

 

耐心:从“问题班”到优秀班集体

 

  起初,我接手的班级是大家公认的“问题班”。纪律差:任课教师甚至一节课都上不下去。卫生差:教室里垃圾纸张到处都是。学习差:学生除了玩就是玩,毫无上进心。

 

  对一个班级而言,没有纪律,谈何发展?只有当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形成强烈的纪律意识,集体才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。我深知这一点。可是,怎么改变他们呢?我用的是一个最“笨”的办法——坐班。付出十二倍的耐心,不断鼓励和监督每一个孩子,直到班集体能够实现自我管理。

 

  教室的卫生是班级良好环境的基础,教室乱了,学生的心就乱了。所以,保持教室卫生很重要。这次,我用了一点“小聪明”,安排了小小督察员,教他如何管理同学,监督教室卫生。

 

  “问题班”最大的问题,其实是信心出了问题。学生普遍认为:我们是差的,我们什么都不行。我天天“泡”在教室里,日复一日细致耐心地观察,努力地发掘着每个孩子的闪光点,激发他们的信心,让这个集体重新振作起来。我还利用主题班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弘扬正能量,激发班集体进步的意愿。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,我也会及时发现,耐心疏导。

 

  “问题班”的改变,不是一朝一夕的,而是一点一滴的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终于,“问题班”改变了,连续两个学期被学校评为了优秀班集体。

 

爱心:“你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”

 

  “刘老师,打扰您了!我们家小朋友学习有困难,没人辅导,爸爸比我回家得还晚,孩子吃饭都是问题。”215日晚,我接到了班级学生蒋子昊妈妈求助,称夫妻俩都忙得回不了家,孩子无人照料生活和学习。

 

  “把孩子送我家吧,放心吧,我会照顾好他的。”得知情况后,我马上向家长承诺。

 

  就这样,我进入了“二宝妈妈”的角色。给“大宝”检查作业,督促他背诵课文,在陪“大宝”复习功课之余,我还要照顾“小宝”的生活。了解到“大宝”不喜欢吃米饭,喜欢面食,我就用心琢磨做美味的面食,还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,吃饱吃好。空余时间,我就陪着大宝和小宝做游戏、玩滑板……

 

  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,最辛苦的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。他们主动担当,筑牢防疫城墙,守护人民健康,为了工作,舍小家为大家。我自己也做过志愿者,了解医护工作者为了工作而留守岗位的日子里,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家里的孩子。因此,当班级里的医护工作者子女无人照料时,我便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,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。

 

责任心:无偿献血,践行红十字精神

 

  那天,我的朋友圈被一条“吴江区运河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吴瑾娟老师的母亲金芸芸急需B型血”的信息刷屏,我一看,与自己血型吻合!我二话不说便联系了吴老师,第二天便赶往苏州市中心血站……

 

 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献血了,目前为止,我的献血量已达1000CC。我之所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,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份对生命的敬畏,更是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。我做的这一切,不只因为爱,还因为责任。

 

  党员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,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,不仅要自己坚持无偿献血,还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为此,我把红十字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教学内容,融入到我的道德与法治课中。

 

  我将一直葆有这“三颗心”,用这份不变的情怀,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