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的小巨人
“积极生长实小学子”之三6班朱师颍
日期:2022-03-28 15:38:47  浏览量:85

    她不仅用手书写,也用心书写,小心、大胆、自由地行进,时而穿过白纸,时而穿过时光,停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间,她是三6班的朱师颍。



妙笔生花

  她小小的手能写出长长的文章,将想象和感悟淬炼成文字里的精彩时刻,每一次练笔都能给我惊喜,每一次登上班级作文报都能收获班里的一大批忠实读者。她的文章里有“冬爷爷来了,树林里的树木愁得掉光了头发”的奇思妙想,也有“洁白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懒洋洋地飘动着”的细致观察,更有“会消失的朋友”竟是彩虹这样的悬疑大戏。“老师,什么时候发作文小报啊?”同学们总催促我,因为每一期小报上都有他们喜欢读的朱师颍的作文,她凝聚了自己对生活的体察入微,转化成了她笔下的拥抱美好的积极故事。

思而行远

  听朱师颍自己说起,名字中的“颍”和苏轼有关,她要向苏轼学习,想到颍州的西湖风光,是旷达乐观的苏轼所喜爱的,的确在这个小女孩身上的,有这样一股劲。

  有一次课间出操,我听到“啪”的一声,回头看到朱师颍摔倒在地,我连忙走过去,刚弯下腰准备扶她,她迅速地爬起来归队了,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后来她在《我学会了坚强》一文中写到“膝盖和下巴钻心的疼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”,我才切身体会到她当时有多疼,更让我赞叹的是下文“我心里暗暗对自己说:‘坚强一点,没事没事。’”一个小朋友面对疼痛竟这样的刚强与开朗,把身体的难受转化成了心中的坚强与积极。丰子恺的祖母说得没错“胸襟开阔,开朗豁达,文章自然生色。”此文在班级小报上一刊登,同学们便纷纷向朱师颍送来了掌声,我知道在同学们的心里,也埋下了要做坚强的孩子的种子。朱师颍用自己的文字感染了班级同学,触动了他们的内心,引起了共鸣。她一路走,美丽的花儿一路开放。

厚积薄发

  她总是安静的模样,像泰戈尔《飞鸟集》中的白云,虽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,但晨光冠之以辉煌。她的安静是一种思考,乍一看呆呆地坐在那里,仔细一瞧,紧闭的小嘴,专注的眼神,连脑袋上的一撮头发也在微微晃动,似乎在表达“我要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”,她的安静是一种积淀,慢慢地,将想象的火花汇集在一起,将零散的词语化成生动的语句,虽不能立竿见影,但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攒下前行的动力。她的安静是一种力量,默默地向下扎根,扎得越深,向上吐露的越灿烂!

  阅读写作,她从未停下脚步,一直在路上,一直在积极成长。